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滕达博士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发表研究成果
更新时间:2020/5/6 9:27:27访问量:(0

近日,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滕达博士在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光波导领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performance light transmission based on graphene plasmonic waveguides”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中科院SCI一区,TOP期刊,IF6.641),该研究成果是以我校教师为第一作者,郑州师范学院为第一通讯单位。文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纳米光波导器件,并验证该器件同时可实现极强的光场约束和低损耗传输。研究表明该波导器件具备很小的模式串扰,且对制造加工误差容忍度较高,非常适合应用于亚波长光子集成领域,相关研究结果在纳米光子学、集成光学、传感器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该研究工作受到郑州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专项经费和郑州师范学院开放研究基金等项目资助。

文章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tc/d0tc01125h/unauth#!divAbstract


22.png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十分重视对青年博士的培养工作,近年来引进的7名博士中,崔颍琦、李昭涵和李安明博士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同时,围绕着青年博士的专业研究方向,依托郑州市低维微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逐步形成了一支把握学术前沿、以研发新型功能材料为目标的科研创新团队。滕达博士为我院2018年引进的青年博士,主要从事微纳光子学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在石墨烯等离激元光波导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在国内外主流光学类期刊《Optics Express(中科院2区,TOP期刊),New Journal of Physics(中科院2),Nanomaterials(中科院2),《光学学报》(一级核心期刊)等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成果。此外,滕达博士利用工作之余积极组织并辅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性计划项目、创新创业、挑战杯等活动。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育质量,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制定了《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本科生提质工程方案》。以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和重要研究成果为依托,以博士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为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科研训练和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学习兴趣。相信在以滕达博士为代表的青年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本科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将不断提升,为进一步培养符合郑州中心城市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