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得主、军旅作家周大新莅临我院讲学
更新时间:2014/12/4 11:46:37访问量:(0

11月29日下午,应郑州师范学院邀请,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主任、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军旅作家周大新先生在外语楼A105教室为我院学生做了题为《故乡、童年及文学》的讲座。郑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于向英教授、文学院院长刘钦荣教授以及全校各院师生慕名前往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报告会由文学院院长刘钦荣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周大新先生的个人经历及其文学创作实绩,接着由郑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于向英为其颁发聘书,聘请周大新先生为郑州师范学院兼职教授。

讲座伊始,周大新从童年和少年的记忆对创作的重要意义切入,阐述了人生成长历程中1—17岁的记忆对人的重要性,强调记忆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指出童年和少年时的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片段记忆、情绪记忆、身体受损伤时的记忆、长辈讲的故事留下的记忆等等。形象记忆通常都是经过自身美化或丑化过的;片段记忆虽然零碎却令人印象深刻;情绪记忆偏于极端情感强烈;身体受损伤时的记忆因剧烈的痛感而十分长久,长辈讲的故事因奇特夸张引人遐想而留下深刻的记忆。在谈到记忆对创作的影响时,周大新以一位作家因幼年父亲打母亲的深刻记忆而性格内向,导致其写作风格阴郁为例,强调记忆是会对创作者的性格发生作用,进而影响其写作风格的。记忆对一个文学创作者产生的心理影响,会使其在写作中不自觉流露。记忆“发掘”是本场报告会的重头戏,周大新在这个方面详尽地描述了无论是人物形象的记忆、事件的记忆抑或是情绪的记忆都会成为触发创作者艺术想象的媒介。谈及这些,周大新以自己少年时伤心记忆较多而导致其作品多悲剧为例来论证这些观点,极具说服力。在他讲述过程中,情至深处,不禁潸然泪下,赢得了在座老师同学的热烈掌声。最后,周大新先生强调,记忆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要倍加珍惜,保护自己童年、少年时的记忆,并灵活化用在自己的创作中。

现场互动环节,周大新先生从写作来源、表达技巧、文化感悟和未来发展方向等角度对同学们最关心的文学创作问题进行指导,并认真回答了同学们的一系列提问。渊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以及风趣的讲解令在场同学受益颇丰。报告会结束后,刘钦荣教授总结发言极力称赞周大新先生的大师风范,并勉励同学们能创作出优秀作品,丰富校园文化。